澳科大科研人员在月球相关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资讯 阅读:- 来源: 2020-09-11 10:55:07

继2019年7月在Nature发表关于月球撞击历史研究成果之后,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祝梦华副教授,在月球演化历史研究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祝梦华副教授联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电子所等科研团队,以共同第一作者,今日2020年9月8日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Astronom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秘嫦娥四号探测雷达在月球背面观测的“神秘”信号,还原月球背面古老盆地的撞击历史,剖析月球早期演化历程。此项研究得到了澳门科技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期刊封面图

嫦娥四号于2019年1月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大型、古老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探测月球早期的演化历史。科研人员根据嫦娥四号巡视器(玉兔二号)探测雷达获取的数据,结合撞击数值模型,厘清了着陆区表面物质的来源,剖析着陆点附近区域的地层结构,再现着陆点区域经历的撞击和火山喷发历史,为认识月球古老区域地质结构提供了标点,为月球内部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后续探测和研究提供了基准。

在澳门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科大自2005年起成立太空科学研究所,积极参与国家深空探测计划。国家科技部于2018年7月批准在澳科大成立中国天文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促进我国行星科学的发展,培养国家所需的行星科学高质量人才。2019年12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在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在澳科大成立了国家航天局澳门太空探索与科学中心,加强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的合作,彰显澳门在太空科学和深空探测的主导力,为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祝梦华副教授

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专职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实验室科研人员全面参与嫦娥探月工程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工作;联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进行嫦娥一号、二号的伽玛射线谱仪的研制和数据分析工作;与内地科学家共同分析嫦娥三号的有效科学数据,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实验室多名科研人员作为核心科学家,深度参与其中探测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仅2020年前三季度,实验室科研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已在Nature Astronomy和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3篇高水平论文。

与此同时,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也在为嫦娥五号月球采样分析做准备,并积极参与国家后续深空探测计划,推动未来在小行星以及巨行星的探测计划,助力国家月球与行星科学的发展,贡献澳门的科研力量。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0-1197-x

推荐阅读:先锋网视

分享至:
0 收藏